科普课堂小组——草木扎染
日期: 2018-07-28 16:03:46
来源: 上林社区
科普课堂小组——草木扎染
扎染,是我国民间特有的印染方法,其工艺从扎到染都具有丰富的创造性。为了让社区青少年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风采,领悟强大的自然力量。深圳市志远社会工作服务社驻上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特在上林社区党委的授意下,于7月24日15时许,开展科普课堂之扎染活动,这也是“玩转科学,普及知识”——科普课堂小组的最后一节小组活动。
扎染,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扎”和“染”的相互作用形成各种色彩纷呈,形状各异的扎染作品。扎染的“扎”又名缬,分类有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染”用到的颜料完全提取于植物,天然无污染。在此次扎染活动中,组员在科普老师的引导下,组员自由发挥,肆意创作,一步步完成“扎”的工作。“染”也是组员自行调配颜色进行染制。“扎”决定作品的图案,“染”决定作品的颜色,扎染形成最后的自然艺术。一张张洁白的手帕,在组员的手里形成一件件风格迥异、色彩亮丽、花样别致的作品。
扎染艺术的强大,从古至今一直从未削弱。唐代女诗人薛涛笔下曾这样描述扎染艺术:“春教风景驻仙霞,睡眠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竟将红缬染轻纱。”在当代,社工通过带领青少年进行扎染活动,培养了青少年们学习与探索精神,调动他们不凡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谢梦琳)
相关新闻:
上一篇: “情系纽扣,美于心中”
下一篇: 科普课堂——化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