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134——世间万物皆有关联
8月16日,难得的好天气。阳光羞涩地来到房间,罩着我的腿,我的腿上坐着猫,猫在自我梳理。我放下手机,看看猫,看看窗外的流云,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这几天在同时看两本书,一本是陈忠实的《白鹿原》,电子版的;一本是苏童的新书《好天气》,纸质版的。
两本书轮着看,《白鹿原》看累了,就看《好天气》;《好天气》看烦了,就看《白鹿原》。视角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和江南的烟雨中转换,心情也随着白、鹿两大家族的是非恩怨和塘西、塘东两个招娣的悲欢离合而起起伏伏。
倒不是有意将两本书做比较,但是每天一会看《白鹿原》一会看《好天气》;一会从历史的变革回到现代的一地鸡毛,一会从大开大合的社会发展到小家庭的喜怒哀乐,就产生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白鹿原》就是大家闺秀,而《好天气》就是小家碧玉。陈忠实天南地北侃侃而谈,苏童悄声细语娓娓道来。
挺喜欢这种感觉,面对两个不同的人,听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8月15日,也就是昨天,骑车去深圳图书馆,把《里尔克诗选》还了回去。没看完,看不下去。其实是看不懂,不知那一首首诗歌到底要表达什么,也看不出那些诗歌到底好在哪里。可能我实在是欠缺诗情画意吧。
自从上次在图书馆听了关于里尔克生平及其诗歌的讲座,就似乎在哪里都能听到这个名字。上次听苏童的讲座,主持嘉宾就把苏童和里尔克做比较,并当场背诵了里尔克的《秋日》。所以,在还书之前,我特意把《秋日》这一页拍下来,并再次仔细阅读,用心领略精彩在何处:
主呵,是时候了。
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再读这首诗,终于知道了苏童讲座的主题出自哪里——《好天气,去南方》,原来跟里尔克有关。
其实,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看起来互不相关,实际上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我家阿姨,她休假不在家,我要照顾老爸,又不能放下公园里的猫咪们,只能早早起床,就近投喂,然后赶在老爸7点半起床之前回家。
这样一来,就不得不放弃离得较远的橘园那里的9只猫,以及车不清两姐妹、玳菲三母子和小花三姐弟,还有小小花的三个娃。对,还有纪念园里不曾看清面目的一只小狸花。所以我对阿姨说,“你很重要,不但我和我老爸需要你,公园里的猫咪也需要你,也跟你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你,有些猫就吃不上饭,就要饿肚子。”
很多投喂人能坚持在投喂的路上,多年风雨无阻,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家人生活顺畅,身体健康,就能给投喂人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大自然里的小生命。
随着灭蚊工作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投喂点被坚壁清野,粮仓没了,装粮和水的碗也没了,老猫慢慢的眼屎更多了。
我紧急向猫友露露求助,她隔天就收集了7个大号矿泉水瓶,还送了两瓶药,都是猫咪常用药,一瓶是预防和治疗口炎的,一瓶是消炎药。
我连夜将矿泉水瓶修剪成可以用来装猫粮的形状,今早带了两个,一个放在圆滚滚的地盘,那里除了常驻猫圆滚滚,每天起码还有4、5只过路猫来觅食。还有一个放在猫坚强的地盘。猫坚强原来的地盘有粮仓,留给了过路猫,每天放下的粮都被吃得干干净净。今早发现,那个粮仓也被清理了。幸好有一个废弃的木箱,我把木箱的口翻下来,没有碗,就将一片大叶子放进去,权当饭碗,给过路猫留下一些粮。
一会写完日记,再去修剪两个矿泉水瓶,明天带到公园,一个放在玳安娜的地盘,一个放在慢慢的原投喂点。上次把慢慢原投喂点的粮仓拿到了橘园,明天还回去,不要让前来觅食的过路猫失望。
本来应该等灭蚊工作结束以后再放,但是考虑到天气变化无常,几乎每天都有雨,猫粮不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所以,只能“顶风作案”,将粮仓藏得更隐蔽。
收就收吧,收了再放。只要猫咪有吃有喝,不饿肚子就行。
下一篇:舞姿颂初心 盛世展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