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艾”意满满——水径社区职工亲子烘焙活动之艾粄篇

日期: 2025-07-29 11:06:08  王慧珍     来源: 吉华水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粄,是客家方言里各类糯米或黏米糕点的统称。艾粄以艾草为主料,又名青粄、清明粄、艾糍等,是广东客家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小吃,由艾叶与糯米巧妙糅合而成。为传承传统美食文化,丰富职工家庭精神生活,搭建亲子互动桥梁,2025年6月14日下午,由水径社区党委和水径社区工会联合会主办的“‘艾’意满满”职工亲子烘焙活动之艾粄篇,在水径社区职工食堂温馨开展。共12对社区职工亲子家庭热情参与。

       活动伊始,一场“爸妈变形计”热身游戏迅速点燃现场氛围。平日里,父母总将目光聚焦于孩子的成长点滴,从身高变化到新技能习得。而此次,游戏巧妙反转视角,让孩子们化身“小小观察员”,专注端详父母的发饰、衣着细节。当家长们转身悄悄改变3处不同点后,孩子们秒变“小侦探”,在现场此起彼伏的惊叹与欢笑声中,“妈妈的发卡不见了”、“爸爸摘下了项链”等细微差异。这场角色转换,不仅激发孩子的观察力,更让他们在细节中读懂父母的独特,让亲子情感在趣味互动中悄然升温。

        随后,备受期待的艾粄制作环节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正式展开。首先老师详细介绍艾粄的由来和制作方法,随后带领亲子家庭分工协作,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用稚嫩的小手认真清洗艾叶,揉搓间,清新的艾草香气四溢,家长们则协助将洗净的艾叶煮熟、破壁打成细腻泥状,封存住艾草的翠绿与清香。揉制面团时,老师边示范边叮嘱:“糯米粉和艾草泥的比例要精准,揉面力度需均匀。”家长与孩子默契配合,大手握小手共同将面团揉成柔韧的翠绿色。

       包馅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一边将香甜的花生芝麻馅填入面团,一边好奇提问:“老师,这和包饺子一样吗?”“为什么我的艾粄会露馅?”老师穿梭于各组之间,耐心解答、细致指导。在亲子协作下,一个个圆润可爱的艾粄整齐摆入大盘,送入蒸炉。

       随着蒸汽升腾,艾粄新鲜出炉,翠绿油亮的外表裹着艾草清香与馅料的甜蜜,令人垂涎。孩子们迫不及待品尝劳动成果,自豪地分享给老师与家长:“妈妈,快尝尝我的手艺!”现场,家长们纷纷用手机定格这温馨瞬间。职工钟女士感慨道:“平时工作忙,难得和孩子一起做美食,这次活动既学了传统手艺,又拉近了亲子距离!”

      此次艾粄制作活动,既是传统美食的传承实践,更是一场温暖的亲子互动之旅。水径社区未来将持续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策划更多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不断丰富辖区职工家庭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