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63---驭“保”马跑京畿之门(上)
比起北京半马起跑时的“集体”摔倒,保定马拉松起跑时不要太宽松,太舒适。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在起跑时谨小慎微地前行,第一次没有担心被冲撞,被绊倒。因为赛道很宽敞,我甚至还停下来拍照。大保定的“大”不是浪得虚名,人家毕竟是首都的南大门,号称“京畿之门”,那赛道真不是一般的宽。
赛道的另一半是小学生的集体表演,有打拳的,有打鼓的,有跳舞的,有舞龙的,有轮伞的,无论是表演什么,一招一式都带着饱满的热情和认真。他们盛装童颜,把那半边马路铺满,绵延有半公里,再加上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那气氛,简直掀翻天。
主席台上站立的,除了各级领导,还有保定籍的各种世界冠军。有冠军的加持,想不跑好也难。所以,一路上没看到有人躺倒,没看到救护车,也没看到收容车,仿佛这些都不存在,尽管当天那么热,那么晒。
参加保定马拉松的跑手,都是有实力的。何况沿途还有吃不完的驴肉火烧和肉包子,以及保定的各种美食助力。保定毕竟是古城,自带饮食特色,好吃的东西自然会流传下来,并在赛道上发挥威力,让跑者如踩风火轮。对了,赛道上与我同频共振过一段征程的,就有一男一女两个哪吒,还有唐僧师徒四人。
有实力的跑者当然也包括我。本来上周的咸宁马拉松,我的右腿膝盖内侧阵发性地疼了几次,逼得我不得不进了医疗点,喷了3次药。这在我的跑马历史上,应该是第一次吧?后来感觉喷药不行,就直接用水浇在右腿膝盖处。别说,真管用。
咸宁马拉松结束后的一周,右边膝盖还是时不时疼一阵。我在4天里,做了两次理疗。我的专业理疗师对着膝盖一顿按压,应该说,是有效果的。上了保定马拉松的赛道,居然没发作,让我好好地完成了比赛。
其实,完成得也不轻松,全靠赛道上热烈的气氛和一包包冰粒加持。别的不说,光是冰粒,我就吃了4包。一包160克,一共640克的冰啊。赛道上一路太阳烘烤,又没有树荫,再加上怕中暑,多吃了盐丸,以致渴上加渴。而这个时候,喝水已经不管用了,幸好有冰粒。一粒一粒的晶莹,送入嘴中,咔嚓咔嚓咬碎,冰冰凉凉地在嘴里打转,再沁入肺腑,可以解一时之热渴。
到了最后2公里,时间已经来到中午,气温更高,身体已经被烘烤了4个小时,吃冰也不管用了。冰粒拿在手上很快融化,那就喝冰水。之前只是将冰水浇在手臂上,后来就直接喝下去。结果到最后的2公里,肠胃那叫一个不舒服。幸亏只剩最后2公里,如果再长一点距离,不知身体会发生什么。
不得不说保定马拉松的氛围。围观群众的激情,让跑者根本无法停下来。我就听到身后一个男声说,当时他在打电话,“不行,我得跑起来,前面很多人。” 然后他跑过人群,在没人围观的路段,又开始走路。
没谁能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能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若无其事地走路。那加油声可不是小喇叭录的音,保定马拉松的赛道,几乎没有录音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场版。有些群众还自编顺口溜,看到唐僧师徒跑过来,一位妇人喊:“猪八戒,跑得快。”两个小朋友高喊“加油!努力!你最棒!”
赛道跑过乡村,变窄的赛道被群众挤得满满登登,也没有警戒线,群众都是贴身喊加油,一只只伸过来的手触手可及。看样子,绝对是全村出动。
赛道跑过保定的工厂,师傅们穿着工作服,站在厂区门口,拉着横幅助力,那些老师傅,非常认真地喊“保定欢迎你们!”
赛道跑过农家,有些家庭就在门口摆上茶桌,放上音响,播放激昂的音乐。老人齐齐坐在小板凳上,还有坐着轮椅上喊加油的!沿途大概看到6、7个坐着轮椅的围观者,这应该是跑马10年,看到最多的一次。
当然,也是看到小狗最多的一次,除了国外的赛道。一位男子抱着小狗,摇着小狗的一只小爪,笑呵呵地喊加油。小狗也很配合,目不转睛看赛道上的跑者,大概在琢磨,他们在追捕什么?
保定马拉松,我以4小时39分12秒完赛,比我的咸宁马拉松快了6分钟,应该与赛道的气氛有很大关系。我一路跟他们互动击掌,无数只手拍过去,力量自然倍增,不知不觉就会加快步伐。热烈的氛围,让跑者也始终情绪高涨,朝着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