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坪气象站”助力韧性社区建设,坪西社区探索气候治理新路径
3月21日至22日,坪地街道坪西社区掀起气候行动热潮。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在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与香港乐施会的支持下,“和美家园·小坪气象站”社区气候灾害应对项目通过知识赋能与实践推广双轮驱动,成功开展志愿者培训培训与防灾宣传系列活动,旨在提升社区气候灾害应对能力,推动韧性社区建设。
一、多元形式深化认知:志愿者培训凝聚行动共识
3月21日晚,30名社区骨干齐聚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大讲堂,开启沉浸式气候行动学习之旅。培训采用“影像感知+理论解析+在地叙事”的创新模式:通过《2024自然灾害盘点》《全球极端气候警示录》纪实影像,让参加者直观感受气候变化迫近的现实;社区党群社工系统阐释“在地化气候治理”理念,强调社区居民作为防灾减灾主体力量的重要性;在“气候记忆”回顾环节,参与者以亲历者视角讲述极端天气故事——从九十年代暴风雨掀翻农场帐篷的惊险,到“山竹”台风摧折百年大树的震撼,再到持续高温对日常生活的侵扰,这些鲜活的气候经历构建起气候认知的集体记忆。
二、寓教于乐传递理念:防灾宣传激发居民参与
3月22日,气候行动从室内走向利德悦府小区广场。坪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多方资源,联合港龙医院、吉祥悦府社康、双龙天虹等单位构建“防灾+服务”复合场景,这也是继3月15日熙珑山小区宣传服务的第二场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三大功能板块:
1、知识传播区:气候志愿者通过情景问答、宣传单页等方式,向近100名居民宣传暴雨预警信号等级、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等实用知识;
2、服务体验区:创新融合烫熨、磨刀等便民服务与气候宣传,实现惠民服务与理念传播的有机衔接;
3、健康守护区:专业医护团队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及慢性病预防指导等内容,构建“气候-健康”知识传播链。
此次系列活动标志着坪西社区气候治理正式开启:通过培育“在地气候响应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气象风险档案”,后续将开展志愿者系统培训、应急演练、防灾减灾科普等深度实践。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坪西社区正以“小气象站”撬动“大治理”的生动实践,也将持续推进气候适应型社区建设,让韧性治理的根系深扎社区土壤。
上一篇:回顾总结 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