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12——让希望闪耀
那天看了《十三邀》,许知远对话珍妮·古道尔,被这个奇女子深深打动。她到某大学做演讲,因为觉得自己个子矮小,后面的观众可能看不到她,她就要求站在椅子上。主办方当然不答应,毕竟是90岁的老人了。但是她坚持,许知远懂她,给她搬来一把椅子。她就站在椅子上,完成了40分钟的讲演。
1934年出生的珍妮·古道尔,是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以对黑猩猩进行详细且长期的研究而闻名。她的人生经历曾被拍成电影,我就是通过电影知道她的。
在《十三邀》的节目里,她脱去黑色外套,围上一条披肩,优雅而美丽。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面对镜头,慢条斯理地侃侃而谈。
后来,不知怎么,镜头前出现一只小猫,老人蹲伏在地,抚摸小猫。对小动物的喜爱,溢于言表。
珍妮从小就对大自然和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她充满诗意地回忆:“在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就喜欢在大自然中观察鸟类,昆虫和松鼠,享受待在外面,去看秋天的树的色彩,春天里小芽冒出来,这与诗歌紧密相关。”26岁的时候,在妈妈的陪同下,珍妮·古道尔前往非洲的坦桑尼亚研究黑猩猩的行为。在人迹罕至的丛林里,一待就是多年。
她深入黑猩猩的社群,为每一只黑猩猩取名,“白胡子大卫”、“菲洛”、“菲菲”这些名字,成为公众所熟悉的黑猩猩。她还作为黑猩猩社群中一员,观察它们的日常活动,发现了黑猩猩能够选择和加工工具,从蚂蚁巢中钓取蚂蚁。这一发现,打破了“只有人类才会制造工具”的观点,为人类学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引入了全新的资料。
珍妮发现,在黑猩猩的社会中,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们为争取社会地位而进行的明争暗斗,相互残杀丝毫不逊于人类。
她还建立了研究中心,专门对黑猩猩进行研究,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对黑猩猩进行连续50年野外观察的研究所。
多年来,珍妮·古道尔看到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草原被侵占,海洋被填埋,看到了全球气候的变暖,自然环境的被污染,还看到了一处一处的战火。她看到了地球可怕的前景,心急如焚。尽管90高龄了,她还奔走在世界各地,进行“希望之旅”的全球巡讲,主题是相信希望,继续战斗,为动物发声。呼吁人们爱护自然,保护动物,为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努力。
我没有珍妮·古道尔那么伟大,只能尽自己所能,关注身边的流浪猫咪,给它们带去食物和水,也把人类的温暖和关爱带给它们。让它们在严酷的现实中,能生活得好一点。
连续跑了10天之后,我把休腿的日子安排在周五,这样周末两天就可以投喂,因为周末那位在银行上班的投喂先生休息。我预期会有很多猫咪蹲在外面等我,一听到我哒哒的马蹄声,就会朝我飞奔而来。
结果呢?失算了,有人先我一步投喂。周六投喂的还是现煮的鸡肉,切成整整齐齐的小粒,放在塑料盒里。小花的地盘和小树林都有,所以我跑过去时,只有大花和二花姐弟俩在,最为嘴馋的大胆早不知躲在哪里睡觉去了。唯有黑猫太子捧场,从远处跑过来,并不饿,求摸。
大花姐弟俩不太爱吃鸡肉,可能吃不惯,或者吃了其他投喂人的猫饭,不饿。它们喜欢吃我的猫粮,毕竟是三种猫粮掺和在一起的。好友艳艳捐赠的猫粮,一种是粗蛋白40%;一种粗蛋白32%,还有就是我申请的爱心猫粮,28%的粗蛋白。三种猫粮掺和在一起,大花姐弟俩很喜欢。鉴于它们已经吃了湿粮,就给它们在猫粮里搅拌一些冻干鸡肉碎,俩猫吃得头都不抬,尤其二花。所以,在众人的关爱之下,俩猫肉眼可见的圆滚滚。
金宝已经失联多日,它曾经栖身的上坡,有一只三花猫,下坡隐约看到有一只白猫。白猫更胆小,一声不响躲在灌木丛里,肚子瘪瘪的,叫也不出来,我要走出很远了,才敢进食。
这两天黄宝总是跟着我跑出很远,不让我走,那么恋恋不舍,让我很是心疼,恨不能带它回家。每次在它的窝点都多放两份粮,所以,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又饿又急的样子,现在是肉眼可见的圆润。摸着它柔软的毛发,真想把它抱在怀里不撒手。
昨天一只狸猫出现在黄宝的窝点,我给狸猫也放了一份粮,但是黄宝怕它,狸猫的眼神很犀利,而且有抢占黄宝猫粮的苗头。我蹲在黄宝身边,护着黄宝,黄宝还能安心进食,我一走开,狸猫就要靠近,黄宝吓得嗖一下跑开了。我追过去,把食物放在黄宝面前,黄宝也不敢吃。幸好狸猫不常出现。
大狸猫慢慢的地盘藏着一只奶牛猫,神似猫坚强,只是尾巴尖雪白,很特别。慢慢看到它,发出呜呜的低吼,但并没有威势。奶牛猫只是从食物上抬起头,远远地看着。慢慢老了,它知道真要打起来,肯定干不过年轻的奶牛猫。所以,它只是虚张声势,或者是一种本能反应吧。
患了口炎的陆边也几天没见了,每次给它特意准备的猫饭都用不上。希望它好好的,每天都能吃饱喝足。
“甜蜜的希望啊,在我周围洒下天体的影响,在我头顶挥动你银色的翅膀。” 这是珍妮·古道尔喜欢的诗人济慈的诗。
新年伊始,愿希望,闪耀在未来的每一天。
上一篇:增强免疫力 健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