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深圳反诈中心总结的几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常见骗局

日期: 2024-05-05 20:42:51  黄焰琳律师     来源: 深圳市反诈中心、深圳南山公安

近年来,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难以分辨。他们往往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信息获取有限,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近日深圳市反诈骗中心就通报了一起80岁老人“被诈骗”的案件

 

 

2024年4月20日,深圳市反诈骗中心接到电话诈骗预警“一名80岁老人可能正在被骗”,便迅速组织社区民警上门劝阻。经核实,2024年4月7日下午,该老人在家中接到一通自称“深圳市网络中心”的电话,对方称其身份证在三亚开通了一个手机卡,涉嫌发送一万多条恶意信息,要查封其名下所有手机卡。随后,电话被转接到“三亚市公安局”,老人被要求要严格保密,不能和当地公安和家人联系。老人对上述诈骗行为毫无察觉,深信不疑。接下来的一周内,老人按照对方指引下载“RayLink”APP接受调查,每天向骗子报备3次。在骗子的诱导下,老人将名下保险金全部提取到老人名下的一张兴业银行卡内。骗子通过“RayLink”APP远程遥控制老人手机,偷偷将老人兴业银行卡内所有金额转走。直到4月20日10时许,民警上门劝阻时,老人才意识到被骗。目前,深圳市反诈骗中心已对相关涉案账户进行紧急止付。

 

深圳市反诈骗中心根据近期接连发生多起70岁以上老人被电话诈骗情况总结出几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常见骗局

1.提供养老服务

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集资。

 

2.金融投资

“限量发行”“绝世珍藏”等宣传语常被不法分子用来吸引老年人投资,一些不法分子还许诺在短期内会帮助老年人将纪念币进行拍卖以实现“收益翻番”。

 

同时,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海外股权”“天使投资”等新兴金融概念混淆视听,诱使老年人购买产品。

 

3.低价购物

不法分子发布低价二手物品转让信息,一旦与其联系,便以缴纳定金、手续费等为由骗取老年人钱财。

 

4.免费赠送

老年人十分注重养生,诈骗分子借此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毫无用处的保健品,某些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会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各种“神奇”的偏方疗法。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5.低价旅游 

旅行社以低价游、免费游的噱头吸引老年人参团旅游。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高于市场价多倍的价格卖给老人们。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旅行社降低住宿、饮食标准,或将各种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

 

6.冒充中奖 

不法分子以热播电视节目组的名义向老年人发送短信,称对方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以获得奖金需交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7.冒充公检法

诈骗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的薄弱法律意识和恐慌心理,以及对子女的关心,声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8.黄昏恋

“黄昏恋”骗局其实就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9.冒充亲友

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取老年人信息后,伪装成老年人的亲友,以借款、救急等理由发送短信,要求老年人向其转账汇款。

 

现实生活中的诈骗手段日益更新、层出不穷。老年人一定要小心提防下面几招防骗妙招请收好。

 

1.戒除贪婪心理

 

不轻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天上掉馅饼的免费午餐,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对高/高收益产品提高警惕。

 

2.强化警戒心理

 

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面对陌生人陌生电话、陌生信息不轻易相信、不盲从,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证件、银行卡、手机等私密物品。

 

3.讲科学,不迷信

 

面对保健养生类诈骗,做到“两要、两不要”,即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不要轻信犯罪分子编造的虚假身份或者夸大的保健品功效如果患有疾病,主动就医,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良机。在遇到推销保健品或者声称可以退款的情况,不要擅自做决定,要积极和子女或者其他亲朋好友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要保存购买保健品的相关单据以及快递单,以便在上当受骗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

 

4.常与亲友沟通

 

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听取亲友意见,常与亲友交流。从亲属子女角度出发,则要与家庭中老年人更多交流,对他们给予更多关爱。

 

(如有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请参见站内文章2024年,您需要一名‘法律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