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老人的冷暖生活之116——活成一湾水
“明啊,回来了,今天跑了多少啊?”
“明啊,赶快吃饭吧。”
大姑和大姑父返回武汉两天了,他们一声声的“明啊”“明啊”的呼唤,却一直响在耳边。“明”是我乳名“小明”的昵称,我喜欢他们这样称呼我,感觉好像被他们宠爱着。其实,他们也只比我大十几岁而已。长这么大,也只有老妈偶尔这样叫我。
虽然60岁的人了,但还是喜欢这种被宠爱的感觉。可能,从小就缺少爱的缘故吧。
今天突然很想看电影,当时正准备睡午觉,忍不住就拿起手机买了一张票,3点10分的。一觉醒来,刚好3点。急忙起床、下楼,小跑着穿过小区,跑过人行天桥,跑到电影院,进入6号放映厅,《涉过愤怒的海》已经开始了,黄渤和他的船已经被一阵枪弹袭击。他从玻璃碎片中爬起来,开始还击,也由此开始了他一路抗争一路拼杀的过程。
而我经过这一路的紧赶慢赶,坐在放映厅最后一排的座位上,有点喘不过气来,胸闷得很。不知是不是放映厅里没开冷气,有点闷热。可能因为是周末的下午,放映厅有三分之二的观众,在我多年的观影经验里,算是多的了。
电影的戏剧性很强,通过激烈的冲突,无巧不成书的巧合,血淋淋的场面,告诉人们,很多时候,父母的某些行为表面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实则害了孩子,而且害得更惨更无可救药。
而夫妻双方的不睦,家庭的不和,会给孩子造成身心的伤害更是致命的。这部电影用女孩的悲惨,男孩的无情警示人们,父母的爱有多么重要。电影最好一句话直抵人心:父母的爱才是孩子的安全岛。
最近接触到了一本书《暮色将尽》,作者是戴安娜·阿西尔。她是20世纪最杰出的编辑之一,晚年进行文学创作并获得英国科斯塔传记奖,以小说和回忆录形式引导人们以更宽阔的角度对年龄和生活进行思考。她没结过婚,没有子女,但一直过着丰富且自洽的生活。这本书是她在89岁时,写下的一本老年生活随笔。
一开篇,她就讲到了一只小狗。她说,其实一直想养一只哈巴狗,但又担心自己年龄大了,不能给狗足够多的时间陪伴。她说她网购了一株珍贵的植物,到手后发现它非常小,只是几片嫩叶,她担心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它培养成一棵树。
我投喂了将近一年的流浪猫小橘白
这样的开始书写,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执着地投喂流浪猫,会被认为活得太无聊,太空虚,是一种没文化的行为。说实在的,内心总觉得被人瞧不起,被人嘲笑。看到这位活过了100岁的老人,以这样的视角开始自己的写作,让我心里有了底气,也让我对她的书更有兴趣。
阿尔西在书中写道:“对我来说,这种态度纯粹就是傻。因为我们非常清楚生命是依照生物规律而不是个体规律运作的,个体出生、长大、生儿育女、凋零死亡让位给后来者。不管人类做着怎样的白日梦,也无法幸免这样的命运。当然,我们想要尽力延长凋零过程,以至于有时候凋零甚至比成长所经历的时间还长,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会遭遇什么,如何能尽力过好这一凋零的时光,确实值得深思。现在有这么多关于保持青春的书,还有更多有关生儿育女详尽的、实验性的经验分享,但有关凋零的记录却不多见。而我,正行走在这一凋零的路程当中,我的神经刚刚经历了小狗事件和树蕨事件,倍感痛楚,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不来记录?”因此,我写了这本书。”
感谢她写了这本书。也希望自己在凋零的过程中,活成一湾水,顺着时间的河床流淌,并在自己的世界中,独善其身,无所畏惧;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今日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