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老人的冷暖生活之五——寻找同行人(中)
深圳老人的冷暖生活之五——寻找同行人(中)
我第二次寻找到的目标,是一位小姐姐,目测应该比我年龄稍大一些,快70岁的样子,个子有点高,后背有点驼,只是闷头跑步,似乎不太爱讲话,也不张望风景。或许只是跑步的时候不想说话。但有问必答,所以我知道了她是昆明人,第一次跑全马,且跟我一样,也是独行侠。
我对她说,我们一起跑吧,有人作伴会轻松一些。她表示同意,依然是低着头往前跑。我问她准备跑多少,她说没打算,第一次跑全马,就想试一试,看自己能不能跑下来。“跑到哪儿算哪儿”她说。当地人咬着舌说普通话,挺好听的。
我发现她的号码簿别在了身后,告诉她“这样会找不到照片的。”她说“没关系,我怕跑不下来要中途退赛,所以特意放在后面。”马拉松的赛道上,组委会安排有许多摄影师,在不同的路段,用镜头捕捉运动员的精彩瞬间。赛后,运动员在爱云动或跑步维生素等软件上自行下载。找照片、下载照片,在朋友圈里晒参赛照片,是许多跑者赛后最愉快的时刻。这种兴奋,会维持好多天。而我,每场赛事都会挑选出一张最满意、最有故事的照片放大冲洗出来,与成绩证书和号码簿一起,装在一本文件夹里,以备将来向孙辈“炫耀”。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与这位小姐姐的合照已经冲洗、归档。而这样的文件夹,一年一本,已经有6、7本了。
如果42公里的赛道上,一张照片都没留下,总归是有些遗憾的。
我对她说,我们一起跑,一起面对镜头,如果能一起到达终点,就加微信,到时我把照片发给你。”后来,再遇到摄影师,我就提醒她前面有镜头,刻意与她并驾齐驱,还特意大声呼唤摄影师,以便二人同框。幸运的是,在我们同行的10多公里路程中,真留下了两张照片。其中一张她没有照全,但笑容很美。可惜,她没带手机,我们没有加成微信好友,无法把照片发给她。而我的“如果”真成了“如果”,我们没能一起跑到终点。过了21公里之后,她与我的距离逐渐拉开,我开始掉速,而她始终匀速前行。
虽然是第一次跑全马,但她是有实力的。因为她说过,她的主要兴趣是户外徒步。我跑步之前也经常去徒步,走过不少地方,还曾每天走路上下班。所以,两条腿的力量足够坚实。
我远远地看着她的背影,因为她穿了一件鲜红的短裤,很容易辨识。我看到她跟穿白色上衣的男运动员并肩跑了很久,他们的节奏差不多。我是再也没能追上她。估计这些小姐姐应该是在5小时之内完赛。她曾说过,她半马的最好成绩是2个半小时。她是本地人,不存在高原反应。而对于一个经常徒步的人来说,路跑42公里完全不是问题。
我只能看着她越跑越远,最后完全看不到她的踪影。
其实,起跑之前我的肠胃就出现了不妥,一早晨拉了三次肚子。幸好大理马拉松人少,上厕所没有排队,这要是在厦马这样的大赛上,排队半个小时上厕所,那可就真麻烦了。本来拉肚子就腿软,再加上高原反应,双脚越来越抬不动,气也喘不匀,只能张大嘴呼吸,用“步履艰难、气喘如牛”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赛道上的风景很美,连绵起伏的苍山近在眼前,仿佛要张开双臂拥我们入怀。云雾在山顶上缭绕,一树一树的蓝花楹开在路旁,不知名的小鸟在花枝里歌唱。身边听不到脚步声,因为30公里后,参赛者拉开了距离,跑得快的,一溜烟人影不见;跑得慢的,在我的身后慢跑缓行。
30公里后,500兔子超过了我。我跟着他们跑了一段,发现跟不上,干脆调整心态,不再追求5小时内完赛。我对自己说,只要安全跑到终点就好,管它几个小时,不被关门就行。一般的赛事全马关门时间是6小时,而大理马拉松的关门时间是7小时,这有它的道理。毕竟是高原,大理2090米的海拔,不是白高的。
既然对成绩没要求,那就放松心态,跑马观花吧。于是,我开始留意四周的风景,看到动心之处,就停下来拍照。每一场马拉松,都会把本地区的特色地标、名胜古迹囊括在赛道上,不追求速度的跑者可以大饱眼福。因此跑圈有一句名言:“跑一场马拉松,认识一座城”。大理马拉松也不例外,大理三塔和网红村落都留下了我们奔跑的足迹。
当然,我也没忘记寻找下一个追逐的目标。
上一篇:争做环境卫士,传递志愿精神
下一篇:四季花城秧歌队新队长朱荷芳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