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杨老高尚的工匠精神点赞 ——访石油专家杨名滨教授散记
为杨老高尚的工匠精神点赞
——访石油专家杨名滨教授散记
我与德高望重的杨老(现年88岁)结识于2008年2月,我将党组织关系从长沙市文教局党委转入深圳市龙岗区委组织部所辖四季花城社区党委后,社区党委安排我在老干总支一支部第三党小组过组织生活,机缘巧合与杨老恰在同一个党小组。后来在闲谈中知道他祖籍是江西高安县人。他向我介绍说:“我父亲是在吉安开五金店的小老板,抗日战争时,我和弟妹跟随父母在江西吉安地区一带,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1945年抗战胜利后,12岁的我于1946年暑假,跟随父母举家从吉安迁徙到南昌新居定居,父亲继续开五金店维持家庭生计;我这年读五年级,以后读初中、读高中都是在南昌完成学业的。1954年6月我在南昌一中高三毕业,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北京石油学院,当时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而石油又是发展工业的‘血液’,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8月10日我在《长江日报》上看到中南各省录取高校新生的名单上,看到了我被北京石油学院录取的名字,我兴奋得热泪盈眶,总算“十年寒窗”没有白费!从此我这一辈子就与石油结成了‘不解之缘’。”听到他纯正的南昌口音,更加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加上我们都有着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把他看成“老乡+同志”的亲密挚友和“知音”。
最近深圳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很少与老朋友在饭局上欢聚,一般蜗居在家,为了排除无聊生活,我经常在朋友圈中与我的良朋益友聊天,或为《深圳市老年协会》网站发些 社会贤达的专访稿。从2月24日至26日连续三天我们彼此在手机上发信息或我在在微信上用视频聊天的方式专门采访了我的老乡——领取国务院津贴的石油专家杨名滨教授。我在线上向杨老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他都逐一作了如实回答。
“1.1959年参与组建北京石油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在访问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抚顺石油学校及石油七厂的基础上,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由我制定教学计划。
2.1963年11月——64年3月,曾应邀被派往大庆油田研究院计算室协助第一台DJS-130电子计算机投用。见证了‘工业学大庆’的全过程。
3.带领学生到抚顺石油二厂实习,让我有幸参加石油部誉为‘五朵金花’为首的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投产指挥部技术参谋部服务。
4.指挥部领导向学校指明借调我参加次年大庆炼油厂第二套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及另一朵金花首套铂重整装置投产工作组工作。
5.文革开始不久,我不愿在学校参加派性互斗,主动到石油部找有关领导,要求去山东参加在建的胜利炼油厂开工工作组。完成联合装置投产后又和设计院仪表人员一起在油罐区开展自动化攻关并首次投用三遥(遥控、遥测、遥讯)设备。
6.调入长岭炼油厂,作为仪表自动化技术组长配合施工,质检,准确判断和处理故障。完成全厂投产后,向厂领导建议开展油罐区自动化及计算机控制和管理的研究。与武汉大学协作研制专用GNB301计算机。在全国炼油厂首次实现计算机控制和管理。
7.请求组建自动化车间,开展罐区自动化外进行油品规格在线分析仪表的研究。先后研制成功汽油、煤油、柴油的闪点;柴油的凝固点;汽油辛烷值;汽油蒸气压;柴油十六烷值多种在线自动化分析仪并直接安装在工艺管线上取代人工采样分析,及时得到结果便于调整操作,提高产品质量。
8.厂部将自动化车间改名计算机应用研究室,二年后升格为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我被单位任命为该所所长,实现了全厂计算机优化管理。
9.我在长炼实现了航空煤油按一定比例添加抗腐蚀剂的在线自动调合系统;实现了汽油按辛烷值的在线自动调和系统;实现了轻柴油按凝固点的在线自动调和系统。
10.引进美国BAIIAY公司的N-90基于计算机控制的集散控制系统和MOORE公司的APACS集散控制系统基于计算机控制
系统。我首次随队赴美考察与设计联络,两次领队赴美培训和验收。回厂后组织安装与投入使用。
11.长岭炼油厂的自动化进展在本行业一直遥遥领先。我是本厂仪表自动化专业团队领军人、计算机应用的开拓者。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这支一百几十人的队伍在我退休后十几年,实现了全厂集中在一个控制室由计算机控制并实现了管理和控制一体化。自动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2.1992年长岭炼油厂上级巴陵石化公司授予我有突出贡献的科技管理专家称号,同年国务院给我颁发技术工程类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谈到我的夫人黄玉芝女士,她是我大妹杨利华小学时的同学,我与她的结合是大妹牵线介绍的,原来她家离我家不过二百米,她有时途经我家一定会来来我家看望我母亲,向她嘘寒问暖很有礼貌,有时还会带点蔬菜来我家。所以,我母亲对她的印象很不错,要我大妹写信给我,转达妈妈的意思要我主动给玉芝写第一封求爱信。
鸿雁传书历经一年,我探亲回家互相见了面。我觉得玉芝热情、稳重,心胸豁达大度,高中毕业后,她被招聘到南昌市化工研究所工作,文化素质也不错。目前她从事的化工分析工作使我们之间也有了共同的话题。往返书信不断,彼此的感情也与日俱增。1962年暑假我又回到南昌探亲,双方父母都建议我们去庐山旅游,并在庐山仙人洞拍下了一张肯定关系的合影。庐山之行也使玉芝对我更加信任,在她的心目中:杨名滨是个热情而又有担当精神的正人君子,结果我们在度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后,于1963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在北京石油学院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礼没有音乐、没有鞭炮,只有来宾的掌声和祝福声。参加婚礼的来宾有在京的同班同学、教研室同事及自己59班的学生,用于招待的没有‘婚宴’上的‘美味佳肴’,只有从老家南昌带来的瓜子、花生和糖果。我的同班同学、入党介绍人谭惠贤把陪同玉芝送亲来北京的祖母两人安顿在自己家住下,并自己动手为我们做了一桌‘婚宴’,婚礼是由炼542班多才多艺的同学杨道胜当主持人。我还记得前来参加我们婚礼的宾客被主持人诙谐幽默的生动语言,惹得满屋笑声不断,喜气洋洋。
我63年与玉芝结婚后,我又被石油学院派往胜利油田支援石油建设。可玉芝仍在南昌化工研究所工作,因南昌没有炼油厂,因我也不愿放弃专业,调到南昌去工作,后来我在多方单位领导的支持下调入湖南岳阳长岭炼油厂,1971年长岭炼油厂投产成功,通过单位协商才将夫人黄玉芝调入长岭炼油厂化验室工作,终于结束了我们夫妇分居两地时间长达八年的‘牛郎织女’生活。我回忆我这一辈子,我没有辜负党的培养,能为我国炼油事业做出一些贡献,这与我夫人黄玉芝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两结婚59年来,她做到了一切家务事一个人包揽,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做到了任劳任怨,对我不离不弃;她做到了代我对父母尽一份做儿媳的孝心;她做到了相夫教子,以她的勤俭质朴的高尚品格教育杨学庆、杨学鹰、杨璜三个儿子成为爱党爱国、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的专业人才。她在我的心目中可说是一位让我感到莫大欣慰的‘贤内助’,我所获得党和政府的‘功勋章’中有一半的功劳应该属于她!
“我小儿子杨璜于1994年于深圳东南大学建筑系结构专业毕业,现在东南大学结构研究设计院担任副总工程师。他在深圳应聘时,我老俩口也刚好退休,便与他随迁来深圳四季花城定居。退休来深圳后,我继续为‘炼油专业’发挥余热,在深圳唯飞公司六年为石化七家企业完成八项在线分析仪表工程。另外,在照顾儿孙的同时写作出版了一部约八十万字题名为《我的石油情缘》的‘回忆录’,这部回忆录讲述了我的家庭身世及我在解放后成长的时代背景,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在习近平新时代所享受到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这部‘回忆录’可说是我留给亲朋好友和子孙后代的精神遗产。我还曾主编《油品储运自动化》、合编《石油厂仪表及自动化》、》《油品储运系统自动化》;先后发表科技及管理论文34篇。
再次,我在四季花城社区党委的组织下,积极报名参加了各项‘党员志愿者’活动,如参加社区维稳巡逻队活动和参加社区‘党员活动室’的值班活动,直至八十三岁在支部书记关爱的劝阻下,才停止值班。”
通过我对杨老连续三天的线上采访,我感到荣幸!他的介绍等于给我上了一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党课!让我在此为杨老一辈子舍小家、顾大家,为我国石油建设孜孜不倦、刻苦攻关、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而点赞!为他晚年过上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幸福晚年而祝贺!
深圳市老年协会网站
特约通讯员:钟胜兆
2021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