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全力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3月1日下午,市民政局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广东工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的部署要求,总结盘点2021年工作,谋篇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全力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瑛作工作报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文清主持会议。
为扎实做好全市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会前还专门套开了全市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熊瑛在会上对全市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区深入贯彻省、市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最快行动抓实抓细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硬仗贡献民政力量。
会议传达了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对民政工作的批示和深圳市副市长陈清对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的要求。王伟中书记在批示中指出:2021年,市民政局履职尽责、拼搏实干,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特别是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值得充分肯定。新的一年,希望我市民政工作切实兜好基本民生底线,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陈清副市长指示要求: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任务、突出重点,扎实完成我市今年民政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合力,为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行稳致远,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践行民政事业
会议强调,民政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助推器,民政工作要正确认识当前民政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民政工作的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协同性特点,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自觉。会议指出,以史为镜、学史锻志、向史而新,要切实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民政工作全局。二是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三是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四是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五是坚持运用科学思维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
精业笃行,2021年市民政工作让人民生活更有质感
回顾2021年工作,会议指出,全市民政系统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有质感。深圳在2021年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综合检查中再获优秀,实现“九连冠”。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的民生微实事和“红马甲”扮靓志愿者之城,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在全国推广。
据介绍,2021年,市民政工作在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综合改革试点、民生兜底保障、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成绩突出。其中,牢牢守住了“民政服务机构不发生疫情、民政服务对象不因疫情影响而挨饿受困”两条工作底线。深入实施“济民”“便民”“惠民”工程,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1.2万件,智慧养老颐年卡惠及近78万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惠及1.3万对非深户籍新人。稳步推进综合改革授权试点工作,编制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首批授权事项“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取得阶段性进展。切实做好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工作,修订《深圳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低保标准提升至1300元/人/月,最低养育标准提高至2432元/人/月,均位居全国前列。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培训养老护理员1.25万人次、家庭护老者超1.2万人次,长者饭堂社区服务覆盖率达100%,长者服务站覆盖全市30%的老龄化社区。有序发展基层治理,在全省率先实现居(村)委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出台《深圳市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若干措施》4个配套文件,全市746个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已统一挂牌启动。汇聚慈善力量推动社会治理,扎实开展社会组织规范管理,积极推动“慈善+金融”,慈善信托备案21笔,居全省前列,第九届中国慈展会首次以“云展会”形式举行,意向对接金额逾37亿元。
踔厉奋发,2022年全力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
对于下一步工作部署,会议要求,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紧密围绕“九个先行示范”的工作总目标,以城乡社区为基本载体,全系统、全链条整合民政业务,聚焦短板弱项、破解堵点难点,打造民政便民服务生态圈,打通“最后一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要求重点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一是突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二是突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三是突出让特殊困难群众获得更精准、更及时、更温暖的帮助,加快构建政府兜底保障、社会关爱帮扶、家庭和个人自救自立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四是突出让群众获得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加快构建以城乡社区为基本载体的基层治理和民政公共服务体系。五是突出让群众获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养老生活,加快构建与城市人口结构相适应的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六是突出让未成年人获得更加体系完备的关爱保护,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满足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需求的儿童福利保护发展新格局。七是突出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快构建制度保障有力、参与渠道便捷、覆盖领域广泛、作用发挥明显、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公益慈善体系。八是突出规范管理和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构建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九是突出让群众办事获得更便捷更舒心的体验感,全力提升民政领域专项事务服务水平。十是突出固本强基、行稳致远,全力夯实民政基层基础,为推动民政事业可持续发展凝聚新动能。
市民政局班子成员,局机关各处室、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直属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各区民政局(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主要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在区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2022年深圳市民政工作会议现场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瑛作工作报告
深圳市民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
及2022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民政系统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圳在2021年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综合检查中再获优秀,实现“九连冠”。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的民生微实事和“红马甲”扮靓志愿者之城,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在全国推广。
(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民政系统率先建立模范机关创建评价体系,市救助站党委被评为全市首批作风建设示范点。开展党支部达标创优活动,局直属机关党委“科技寻亲”党建项目获深圳市“党建杯”机关创新创优竞赛服务群众组决赛一等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1.2万件,投入财政资金约13亿元。
(二)牢守“两条工作底线”,毫不松懈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印发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养老儿童福利机构的疫情防控通知,11次对养老、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大检查,牢牢守住了“民政服务机构不发生疫情、民政服务对象不因疫情影响而挨饿受困”两条工作底线。
(三)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稳步推进综合改革授权试点工作。编制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稳步推进首批授权事项“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工作。做好“省级行政区划管理权限”和省级“基金会变更登记和基金会注销登记事项”承接工作。
(四)聚焦“弱有众扶”,不断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0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80元,位居全国前列。修订《深圳市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扩大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上线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发放救助金约5605万元。“来深建设者关爱基金”全年资助1834人次共3252万元。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孤儿养育标准改为一年一调,最低养育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432元,位居全省前列。创新“3221”科技寻亲模式,帮助成功寻亲610人。
(五)聚焦群众关注关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加快构建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布“我为长者办实事”12项服务项目清单,发放智慧养老颐年卡77.9万张;实现全市高龄老人津贴无感申办;联合市水务集团试点“改造智能水表远程监测”项目,守护特殊困难老人安全;培训养老护理员1.25万人次、家庭护老者超1.2万人次;超额完成5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全市26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开业;建成63个长者服务站,覆盖全市30%的老龄化社区;长者饭堂社区服务覆盖率达100%。推动市、区两级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打造儿童关爱服务“三三制”模式。实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办理非深圳户籍新人婚姻登记12658对;福田、南山、龙华3个区实现婚姻登记处进公园。
(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在全省率先实现居(村)委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盐田区“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试验区”通过民政部验收,宝安区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社区治理)名单,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重构“街社一体化”管理体系成效显著。出台《深圳市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若干措施》4个配套文件,规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行为;推动社工标准体系建设;开展党对社会组织全面领导试点工作。
(七)汇聚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第九届慈展会全面升级“云展会”。第九届慈展示会首次以线上“云展会”形式举行,吸引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2255家机构和项目以及2237种产品申报参展,线上观展和参会人数超370万人次,意向对接合作近230项,意向对接金额逾37亿元。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圳工作、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九个先行示范”的工作总目标,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五民党建工程”品牌,强化“党建+民政+N”特色党建体系;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一对一”联系服务社区,深入开展“堡垒行动”“先锋行动”。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二)突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动“一区一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落地落实。探索公益慈善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探索打造中国福利彩票发展综合创新试验区,全面开展福彩投注站点设立“轮候准入制”改革。强化养老和儿童工作“一盘棋”理念,创新推进“9961”友好示范社区建设。
(三)突出让特殊困难群众获得更精准、更及时、更温暖的帮助,加快构建政府兜底保障、社会关爱帮扶、家庭和个人自救自立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的分层分类梯度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关爱帮扶机制。进一步健全家庭和个人自救自立的“造血式”帮扶机制。
(四)突出让群众获得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加快构建以城乡社区为基本载体的基层治理和民政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制定我市“十四五”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格局,推动建立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探索推行“居代业”模式,深化“五社联动”探索实践,提升社区服务效能,推动“互联网+”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
(五)突出让群众获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养老生活,加快构建与城市人口结构相适应的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全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构建“老有颐养”指标评价体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出台《深圳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有序推进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全年新增10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加强养老服务机构信用监管,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
(六)突出让未成年人获得更加体系完备的关爱保护,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满足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需求的儿童福利保护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升级改造,坚持儿童优先发展,推进儿童福利机构提质增效,探索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联合会、专项基金。
(七)突出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快构建制度保障有力、参与渠道便捷、覆盖领域广泛、作用发挥明显、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公益慈善体系。加强政策创制,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不断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加强创新引领,支持各类慈善主体和各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加强数字赋能,着力提升慈善领域治理水平。
(八)突出规范管理和健康有序发展,加快构建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聚焦党建引领,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议事决策及党建工作与登记管理服务“五融合”工作机制。聚焦综合监管,全面防范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推动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规范社会组织法人治理、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等监管工作常态化。聚焦服务“双区”建设,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
(九)突出让群众办事获得更便捷更舒心的体验感,全力提升民政领域专项事务服务水平。巩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成果,加大婚姻登记机关进公园推进力度,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推动修订《深圳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完善“逝者身后事一站式”办理模式,持续深入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弘扬健康向上的殡葬文化。
(十)突出固本强基、行稳致远,全力夯实民政基层基础,为推动民政事业可持续发展凝聚新动能。强力推进“智慧民政”建设,深化民政领域标准化建设,加快补齐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上一篇:众志成城抗疫情 海滨老协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