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你们都在抢什么?
疫情期间抢口罩!你抢了吗?
疫情刚过,这款产品又卖爆了!你又抢了吗?(压力烘焙催生爆款——面包机)
疫情过后他们居然抢这个?你抢了吗?这个值得你思考!因为这个“财富传承爆款”值得你“抢”!
疫情刚过,深圳遗嘱库聚满了来预约登记遗嘱的客户,不乏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财富传承的警钟已经向人类发出预警,一边传来了为时已晚,一边敲响了未雨绸缪;一边传来了应急遗嘱,一边敲响了重在平时;一边传来了不知所措,一边敲响了不立则乱的思想意识。生前遗嘱守护群众财产安全,防范矛盾,为意外事故带来的风险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心灵的“抚慰师”:湖南90后医生因公殉职【连续十日奋战抗疫 ,衡山90后医生宋英杰因公殉职】记者从衡山县委宣传部获悉,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连续十天奋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一线,2月3日零点值班交接完班后回到宿舍,因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年仅28岁。一场噩梦突然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没有任何的嘱托,给亲人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同时家庭对90后儿子的财产状况也不是完全的清楚,从另一侧面也体现了90后一代对父母责任的缺失与疏忽,因为当意外来临之时,任何人都是侥幸的幸存者。所以订立遗嘱对于90后年青一代来说是对父母的一种责任与关心,一句心里话更是对父母亲人的嘱托。
财产数量的“放大镜” :截止2020.4.10,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83307例,死亡3345人。在过世的大多数人中大部分都没有订立遗嘱,那么死者的财产,每个家庭都会清楚吗?这个答案肯定是不确定的。订立生前遗嘱的作用就是为家人写了一份财产清单,使财产明细让家人更加清晰。
这里跟大家普及两个知识点:
知识普及一:中国现有存款机构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
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披露口径和监管职能的划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可以分为六大类,即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类金融机构-银监会-银行业监管统计指标。中国银行机构数量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426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农村信用社1373家,村镇银行1311家,农村商业银行859家,城市商业银行13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民营银行5家。
面对数量如此之大的存款机构,法院不可能为当事人逐一查询,那么问题来了,万一钱在银行没有被继承人或法院查询出来,会去哪里呢?
知识普及二:休眠存款最终去向
什么是休眠存款?所谓“休眠存款”,就是指长期没有交易记录的个人存款,一部分是有主款,一部分是无主存款。而如果存款人去世,家人不知道密码,想要取出休眠存款,将难过登天~
我国唐山大地震后,落实震亡储户存款的工作进行了8年才基本结束。其中,相当一部分震亡存款交还给了震亡人亲属。但不能查实的“睡眠账户”中的资金则被银行列为“营业外收入”,这是现在国内银行业通行的做法:把长年未动的活期账户先列成“应付账款”,再列入“营业外收入”,当储户支取时,作为“营业外支出”记账。
如果法定继承人不知道,也就表示银行也不知道,也就不能给付至法定继承人了。
财产清单仅仅是遗嘱附带的其中之一个功能,但是,单单这一个功能就能使自身离世后的财产(存款)得到精准的识别和有力的处置,最起码能拿回家人手中,不至于变成无人领取的休眠存款,最后落得个“收归国有或集体”的收场。
意外事故的“保护伞”:一家四口相继离世!2月16日,一则名为《湖北电影制片厂常凯全家染病去世》的网帖引发关注。该网帖中一位自称常凯学生时代同寝室同学称,大年初一还和常凯互拜新春,没想到初三常凯父亲就因病去世,初九其母亲也因病去世,2月14日清晨常凯本人去世,14日下午其姐姐也去世。16日下午,记者从湖北电影制片厂获悉,该厂“像音像”对外联络部主任常凯因新冠肺炎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14日4时51分在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去世,享年55岁。常凯一家在意外情况下全部去世,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家庭遗产的继承问题,按照继承法规定,在没有订立遗嘱的情况下,只能按照法定继承来分配:假设常凯父母双方的父母已经过世的情况下,常父母先后去世,其家庭的财产有常凯和其姐姐继承,在常凯去世后,其财产由其妻子和子女继承,常凯姐姐去世后,其家庭的财产(包括继承其父母的财产)由其丈夫和子女继承。我们在看这个悲剧的时候就会难免联想到常凯妻子、常凯姐姐丈夫以后再婚后对子女财产保障的安全,如果在意外来临之前订立生前遗嘱,将自己的想法写进遗嘱,这样就不用担心自己离世后自己的财产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了。这个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警醒世人“趁早立遗嘱,后事无忧有保障”,尤其是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更应该去思考。
遗产纠纷的“稳压器”:疫情下死亡人数众多,尤其是这种大灾大难以及意外事故,我们每个人无法避免,但是由于现在个人财富的增值,很多人身家千万,甚至过亿,以及房产、股票等,在被继承人去世后,他的亲人们肯定会为了争夺财产而闹上法庭,甚至反目成仇,这样的生活例子,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例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体育明星,美国nba 著名球星科比因飞机坠毁过世,他的财产数目庞大,近日有媒体报道,科比妻子与科比的父母已经就如何分配科比的遗产没有达成一致,而闹上了法庭。
现实生活中,遗产分配向来是一门技术活。有的人因为走得太突然没有立遗嘱,导致家人间长期的拉锯扯皮;有的人虽然立了遗嘱,但因为太私密或修改太频繁,仍旧留下诸多争议空间,最后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没有人愿意看到亲人为争夺遗产反目,更不愿看到遗产的分配违背了自己生前的意愿,那么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呢?有效省时省力的财富传承工具:订立生前遗嘱。遗嘱是财富传承最基本的法律文件。一个完整有效且全面的遗嘱,可满足财富传承的需要。
精神传承的“永动机”:故事又回到了全国关注的新冠肺炎,因为一场疫情,我们更多的去关注生命的价值,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社区一线工作者的夜以继日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团结大爱的国家和民族。
“我的遗体捐国家”一位重症患者写下7字遗书,引发全国百姓的关注。这份遗书是2月12日上午,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肖贤友写下的。
第二天,由于病情恶化,肖贤友不幸离世。在1月上旬肖贤友出现了发烧症状,到1月25日,肖贤友辗转入住了市四医院(古田院区),确诊了新冠肺炎,后来病情不断恶化,肖贤友用上了呼吸机。10日晚上,肖贤友的妻子获准进入隔离病房,妻子说:“他一看见我,就抬起手在胸口不停地比划。”妻子问他是不是胸口不舒服,丈夫拨开他的手,不停地摇头,继续用手在胸口比划。妻子和朱护士侧下身听,“捐出去”、“捐给国家”一个一个字从肖贤友嘴中艰难地吐出来。“你是不是想捐献遗体?”朱护士刚说完,肖贤友连着点了几下头。徐医生赶忙宽慰他:“贤友,你别想七想八,安心治疗。”当时,不只肖贤友的妻子,病房里,五六名医护人员都哭了。
12日金银潭医院空出一个床位,可以为肖贤友办理转入。病床上,肖贤友得知了转院的安排,用颤巍巍的手向医护人员比划写字的动作,医护人员拿来了纸笔,他吃力地在白纸上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7个歪歪扭扭的字。病房里,厚厚的护目镜下,医护人员再三强忍,也没能止住泪水。林医生含着泪鼓励:“贤友,你不要想太多,要努力坚持,活下去!”
不幸的是,转至金银潭医院的第二天,肖贤友因病情恶化去世。这7字遗言成为了肖贤友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也许他不是一份真正的遗嘱,但是留给上万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希望,为医生和专家们打开新冠研究和治疗之路留下了希望。一份遗嘱留下的是财产,但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